我们所熟知的工业和相关产业将被彻底重塑,人类正在进入一个完全智能化的时代,是的,我们正在进入到一个完全智能化的时代。
互联网重塑了消费领域,而今天,互联网这个“缓慢而坚定的变革者”,正在推进工业产业加速进入下一个时代。这一波浪潮,正是互联网对工业产业重塑、今天被很多人称为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而德国人将之称为“工业4.0”。
以通用电气(GE)为代表的美国企业认为,随着智能系统和智能决策在企业中的逐步采用,工业生产当中的传统机器、设备、机组和网络,将被这些新兴的互联网技术和设备重塑,并将通过数据传输、多数据应用和数据分析被重新整合在一起,因此,必将创造出一个可称为“工业互联网”的新时代。
美国人和德国人对新一轮工业革命的认知有类似的地方,也有些许不同。美国人更关注的是设备的互联、数据的分析以及在数据基础上对业务的洞察和模式的创新。
而德国人以他们在制造领域里的深厚功底,在关注系统的同时,更为关注生产过程智能化和虚拟化的深刻改变。
中国在2011年的工业产值达到全球的19.8%,从规模上第一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如果问谁是世界制造强国,恐怕中国还不在其列,我们会想到美国、德国乃至日本。从高端工业制造的能力、技术的先进性,创新的高水准和产品质量,无疑当今的美国和德国是最为强劲的两个大国。
虽然如此,美国和德国作为先进的工业化国家,正面临着制造业发展的巨大困境和挑战。第一个挑战,就是中国制造业的崛起。虽然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但是正在快速追赶先进工业化国家。中国的追赶使得德国和美国倍感危机。
其次,美国和德国面临的市场环境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个性化的产品,因此对传统生产的灵活性提出了空前的高要求。要应对这种更加柔性化的制造生产,不借助于先进的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Technology),即信息通信技术,是无法达成的。
第三,以美国和德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劳动群体,越来越追求自身的生活质量,以及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在发展中国家血汗工厂式的工作方式早已经被这些国家所抛弃,甚至是违法的。美国工人也一度将生产线上的工作称为脏活(Dirty Job),而不愿意涉足。被惯坏了的劳动大军如何重新回到工作岗位,解决就业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这些国家。
最后,人口老龄化也使得制造业的劳动力大军呈现萎缩的趋势。这一切都使得先进工业化国家寻求在工业生产方式上的新的突破。
对于美国产业的全球外包和金融化而带来的产业空洞化,哈佛大学的知名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曾经尖锐地指出,正是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资本市场追逐净资产收益率(ROE, Return on Equity)的恶劣导向,导致了美国制造企业的管理者们,尽量将自身很重的生产资产外包出去,流向了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这些生产效率更高的发展中地区。而追求高杠杆的投资结构,又使得这些企业债务缠身。在资本市场追逐的ROE游戏中,资产的下降和高杠杆的使用,看似使得净资产收益率提高了,却从根本上却导致的产业的空洞化。
美国人知道,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现有制造业的生产形式,原有的外包趋势将成为难以挽回的定局,断裂的供应链体系将无法重建。而今天的美国企业精英们正在思考的就是如何在下一轮全球制造业竞争中重新胜出。
美国企业可以依赖的除了在航空、医疗、生物制药、半导体芯片、材料等先进制造领域的优势之外,最为强大的资源就是在信息技术的全球垄断地位了。在美国兴起的信息技术,及其相关的企业,无论是早年的IBM、惠普、英特尔,还是现今如日中天的谷歌、Facebook,都占据着全球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技术高地和市场高地。GE公司提出的工业互联网和IBM公司提出的智慧的星球,以及背后的工业互联网战略,就是在这一大背景下横空出世的。

相比较美国而言,德国人在信息技术方面并不占优势。虽然在控制系统和嵌入式控制设备等方面,德国的企业在行业里占据着巨大的领导地位。但是,信息技术领域的创新,并非德国人的强项。因此当德国人提出工业4.0概念的时候,他们特别依赖的是德国企业传统的优势,那就是在传统的制造业领域,尤其是机械设备制造以及嵌入式控制系统制造方面,德国人所拥有全球领先者地位。
德国不仅有像西门子、博世、奔驰、宝马这样的制造业的翘楚,更有在每一个行业中间拥有独特技术和高技能的工人的中小企业,德国人将它称为隐行冠军。这些企业的技术能力,在每一个细分市场中,在全球大都处于领先地位。

德国政府在2013年4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提出了德国塑造工业4.0的愿景。希望借助原有的工业优势,以及德国具备高技能和充满干劲的劳动力大军,在未来正在出现的工业互联网时代,塑造一个德国工业畅想的新兴的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的时代。
在重塑未来工业互联网话语权的竞赛中,很明显美国人和德国人站在了一个比拼的起跑线上。美国人拥有的是传统高端制造业的强大优势,以及互联网产业的绝对话语权和垄断地位。他们试图通过对传统工业进行物联网式的互联互通、大数据的智能分析和智能管理,重新立于新的工业世界的翘楚地位。而德国人所凭借的是他们强大的机械工业的制造基础,和嵌入式以及控制设备的先进技术和能力,希望在他们定义的虚拟和物理世界融合的工业革命中,重新引领全球制造业的潮流。
这一场关于工业互联网的大比拼,至少在开始阶段,依旧是以美国人和德国人的竞赛作为序幕而展开。而这一围绕重塑制造业核心能力的新的争夺,只是波澜壮阔的工业互联网大潮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