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电商浪潮冲击下,我市传统企业“触网”情况如何?近日,市统计局对去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利用电子商务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有电子商务交易的企业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4.6%,电子商务人才匮乏、物流业发展滞后、固守传统观念等成为制约传统企业“触网”的主要因素。
1 企业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快速增长
市统计局相关调查人员介绍,此次调查对象包括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及规模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涉及4000多家企业。从整体来看,相关企业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快速增长,其中,制造业的电子商务交易额最大。(具体情况详见图表)
2 企业“触网”瓶颈亟待打破
近年,我市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但企业在“触网”过程中仍受制于一些因素。调查显示,去年我市有电子商务交易的企业为186家,同比增长84.2%。然而,有电子商务交易的企业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比重仅为4.6%。
“人才匮乏是制约企业‘触网’的主要瓶颈。”调查人员表示,目前,我市电子商务行业亟须具备创意设计、电子商务管理及营销等方面知识的专业人才。调查显示,一些经过企业信息化建设实践培养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由于在企业中待遇较低而跳槽,所调查企业每年流失的人才占企业总人才数的10%左右。
物流问题也是制约企业“触网”的一大因素。我市某装备制造企业负责人表示,企业产品多是大型装备,存在体积大、运输不便的情况,增加了退换货的难度。
此外,一些企业固守传统观念,没有认识到电子商务的重要性也制约了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3 多管齐下助力企业实施“互联网+”战略
对于我市传统企业如何打破瓶颈,更好地实施“互联网+”战略,业内人士提出了建议:
以企业为主体发展电子商务,积极探索企业主体与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共生互融的发展模式。充分挖掘洛阳大型企业产业集聚优势,重点开发符合大型装备等企业的电子商务业务,实现差异化发展。支持大型企业深化电子商务应用,探索建立具有行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电商平台,带动行业电子商务发展。
重视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鼓励高校等教育机构和企业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探索电子商务人才教育的产学结合模式,培养适应企业电子商务发展需求的综合性人才。
加大对电子商务的政策支持。建议有关部门制定与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相协调的扶持政策,在电子商务平台、园区、房租、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着力培育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和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提高企业对电子商务的运用能力。